博客
关于我
Java的锁机制---synchronsized关键字
阅读量:807 次
发布时间:2019-03-26

本文共 123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高并发环境下,多线程的共享资源可能引发数据不一致问题。例如,两个线程同时修改同一个静态变量,期望结果为20万,但常常得到少于的数值。

示例程序分析

public class CountWithoutSy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Latchables(2);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 i<100000; i++) {
count++;
}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
new Thread(runnable).start();
new Thread(runnable).start();
countDown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

问题分析

  • count应被多次修改:每个线程执行10万次加1。
  • 没有同步机制:导致线程间的操作可能不按顺序执行,造成数据不一致。
  • volatile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尽管count是volatile,但在多核处理器下,线程可能并行修改,导致读写混乱。

实验结果

  • 结果通常低于预期:常见结果为 5,000, 15,000,偶尔接近20,000。
  • 极端情况下,结果可能为1,2,20, 99999等

原因解析

  • 线程调度失控:操作系统随机安排线程执行顺序,导致线程无法按期完成。
  • 缓存层次结构:多线程访问同一内存地址,引发缓存一致性问题。
  • 改进建议

    • 添加同步机制:使用同步块ThreadLocal确保线程安全。
    • 优化锁性能:使用ReentrantLockCondition,减少轻量级锁开销。
    • 读写分离的机制:确保读操作和写操作互不干扰,直到完成后再进行读操作。

    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例子,展示了在高并发环境中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虽然volatile确保了解的最新值,但由于多线程的不可预期性和调度机制的复杂性,严格的同步机制仍然是必要的。理性地结合同步机制和调优,可以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同时,也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转载地址:http://iilyk.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Nature和Science同时报道,新疆出土四千年前遗骸完成DNA测序,证实并非移民而是土著...
    查看>>
    Nature封面:只低一毫米,时间也会变慢!叶军团队首次在毫米尺度验证广义相对论...
    查看>>
    Nat、端口映射、内网穿透有什么区别?
    查看>>
    Nat、端口映射、内网穿透有什么区别?
    查看>>
    nat打洞原理和实现
    查看>>
    NAT技术
    查看>>
    NAT模式/路由模式/全路由模式 (转)
    查看>>
    NAT模式下虚拟机centOs和主机ping不通解决方法
    查看>>
    NAT的两种模式SNAT和DNAT,到底有啥区别?
    查看>>
    NAT的全然分析及其UDP穿透的全然解决方式
    查看>>
    NAT类型与NAT模型详解
    查看>>
    NAT网络地址转换配置实战
    查看>>
    NAT网络地址转换配置详解
    查看>>
    navbar navbar-inverse 导航条设置颜色
    查看>>
    Navicat for MySQL 命令列 执行SQL语句 历史日志
    查看>>
    Navicat for MySQL 查看BLOB字段内容
    查看>>
    Navicat for MySQL笔记1
    查看>>
    Navicat for MySQL(Ubuntu)过期解决方法
    查看>>
    Navicat Premium 12 卸载和注册表的删除
    查看>>
    Navicat 导入sql文件
    查看>>